“过去是选民有事上门找代表,现在是代表主动下村找选民。”在采访中,有选民曾多次这样对笔者说。
“代表联络站”“代表之家”“网上代表服务专区”等众多人大代表活动载体的创新,正在激发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积极性,让代表不再是会上“举举手”,会后变成“潜水手”。
今天,从上到下,我们都能看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,都能感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探索中前进、在实践中创新,不断焕发着勃勃生机,展现出强大生命力。
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,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。”2014年9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铿锵有力的话语,至今仍回响在我们耳边。
人大代表来自人民、代表人民,他们积极认真履职的过程,本身就是植根于人民的实践。
人大代表没有忘记是人民投下了庄严神圣的一票,每一张选票的背后是深深的信任和期待。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来,他们利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势,跑遍祖国的山山水水,倾听民意、集中民智、反映民愿、凝聚民力。一份份与人民群众生产、生活息息相关的议案,凝聚着人大代表的智慧和汗水。
正是有了这些人大代表脚踏实地地付出,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才更加有魅力。
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。没有人大代表的积极参与,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会变成无源之水,其优越性很难体现出来。充分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,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的重要前提和基础。
一年来,全国人大常委会健全法律草案征求人大代表意见制度,分专业、有重点地邀请代表参与立法论证、调研、审议、评估等,认真研究采纳代表意见;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每人联系5名以上全国人大代表、常委会委员每人联系1至3名所在选举单位的全国人大代表;上百名全国人大代表应邀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……这一项项制度的不断深化,展示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尊重代表主体地位、更好发挥代表作用、拓宽社情民意方面迈出的坚实步伐,呈现出勃勃生机。
常委会及其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,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。层层有联系,层层有代表,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、我有所应。就这样,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愿望直通国家权力机关,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愿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很好地统一起来,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进一步彰显。
当前,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“爬坡过坎”的关键阶段,无论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,还是谋划全面深化改革,都需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凝聚起携手同心的强大力量。
春天来了,代表来了!290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将再次聚首北京,议国是、提建议、作决定,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。
去年,“十二五”规划胜利收官;今年,“十三五”规划等待人大代表共议。这注定了此次人代会又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大会,它将对凝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、实现“十三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具有重要意义。
春天,是个充满希望的季节,我们翘首以盼!(王比学)